「新年一定又會變胖了吧」、「冬天真的很難瘦耶」,因為這些理由而放棄減肥的人快點看過來!事實上,冬天比夏天更容易減肥喔。

 


■冬天比夏天容易瘦的原因

人類需要一直將自己的體溫保持在36度左右。因此,如果室外很寒冷,就會採取一些舉動讓體溫上升,也就是提升基礎代謝率。像是夏天這種溫暖的季節,不需要特別做什麼,體溫就會維持一定溫度,因此身體不需要消耗卡路里來補充熱量。也就是說,冬天容易瘦的理由是因為有「身體保持體溫的機制」的存在。

 


■每逢過年容易變胖的理由

即使這樣說,還是覺得「每年過年明明都有變胖,你說的都是騙人的啦」的女孩們快點看過來!過年容易變胖的主因,就是過年期間的生活習慣導致。


請回想看看。年末跟年初就是尾牙跟新年會的高峰期,直到深夜了還在吃吃喝喝。然後到了休假,冷到完全不想踏出家門。縮在暖呼呼的房間裡,完全不運動


需要先說明的是,在冬天身體會因為寒冷而提升代謝率。一直待在很暖的房間裡的話,根本沒有提升代謝的機會。代謝率無法提升,也沒有進行運動的話,過年期間吃的東西就全部堆積在身體裡了。

 


■冬天想減重的五個祕訣


現在就來告訴你,能夠充分利用冬天特性的四個減肥法吧!

 


(1) 快走

既然寒冷能夠促進代謝,就利用這個機會外出走走吧。快走是最省錢而且可以隨時開始的運動。
 

有人說每次「一定要走一小時以上」,不過其實只要步伐大一點,三十分鐘左右也OK。無法持續的人,可以善用智慧型手機的APP或者計步器來製造誘因喔。



(2)如果覺得吃太多,隔天就要自我控制

Model們常說的,就是在大吃一頓後節制的秘訣。如果連續暴飲暴食,不僅會造成身體的負擔,更會讓食量大增,不容易有飽足感。
 

就算尾牙一場接著一場,也不會每餐都是吃尾牙對吧。忍耐一下,早餐跟中餐節制一點,點心更不用說了。當然,在尾牙上不要吃得過量是最重要的。



(3)在很冷的房間裡做瑜珈

瑜珈不僅會促進代謝,更能有效抑制「想吃」的欲望,因此在尾牙跟新年會的季節非常推薦這項運動。覺得在戶外快走很耗時的人,可以選擇在房間內做瑜珈。
 

如果不開暖氣,室內溫度會很低,因此更能夠感受到冬天的減肥奇效吧。就算沒有買瑜珈的書,也可以在YouTube或者APP上以免費的方式學習如何做瑜珈哦。

 


(4)特別注意飲料

平常沒有想太多就喝了,甚至是為了健康著想而喝的飲料,意外地會造成肥胖哦。
 

還有,「所有造成失調的元兇!最無法解決”循環不良”問題的飲料清單」中,也有介紹能夠提升代謝率的飲料。文中有提到該避開或者該喝的酒類,一定要看一下哦!減少喝垃圾飲料的習慣,換成能夠提升代謝率的飲料吧!

 

覺得冬天很容易累積脂肪,減肥就是要從春天開始的女孩們,不如將冬天當成減肥的最佳閨密還來的有效喔

文章來源:biranger.tw

圖片來源:fitstudio.com/peckthebeak.com/trbimg.com/thecultureconcept.com/flickr.com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健康意識抬頭,人人都愛運動,14 日 Spotify 揭曉 2015 年全球跑步歌單中串流率最高的歌曲歌單,其中最受歡迎的是《Run the World (Girls)》by 碧昂絲,緊接在後是希雅的《Chandelier》以及馬克朗森的《Uptown Funk》。其中發現,串流率最高的 10 首歌單中有 7 首是由女歌手演唱,包括目前的排行榜冠軍們及蜜西艾莉特與 TLC。


1.碧昂絲-《Run the World (Girls)》

 

2.希雅-《Chandelier》

 

3.馬克朗森 -《Uptown Funk》

 

4.威茲哈利法-《See You Again》( feat. Charlie Puth)

 

5.碧昂絲-《7/11》

 

6.凱莉克萊森-《Heartbeat Song》

 

7.蜜西艾莉特-《Work It》

8.TLC -《No Scrubs》

 

9.蕾哈娜-《Bitch Better Have My Money》

10.凱文哈里斯-《Feel So Close》

 

在一個 Spotify 贊助的調查指出:60% 的跑者覺得音樂有助於增加跑步速度和時間。聽音樂比運動夥伴、健身教練、好天氣、以及最新的運動時尚配件都來的有效。

所以如果你的新年願望是要雕塑身材, 音樂可能就會是你成功的關鍵。這個研究中指出,四分之三以上的跑者在運動時會依靠音樂,而這些跑者中的 88% 覺得音樂是跑步時不可缺少的元素。運動時聽音樂還有另外的好處如下:

 

1.音樂能分散跑者的注意力(47%),也助於保持穩定的步伐(39%)

2.多半跑者(45%)認為悅耳的配樂能讓他們突破「跑者的低落」

3.音樂被提名為有助於跑步訓練的最佳工具;無論是 5 公里賽還是馬拉松都會提供更佳的效果

 

雖然音樂對於跑者的重要性極高,但是對有些跑者來說,創造一個完美的跑步歌單是個非常困難的任務。最令人厭煩的狀況包括音樂在跑步途中終止(38%)、音樂拍子速率太慢或太快(36%)、或一下就讓人厭倦的歌單(30%)。

 

Spotify Running 就是要提供更完善的方式,只要開始跑步,Spotify 的應用程式感應器會推算你的步調及速度,並且整理出你的專屬跑步音樂組合。自從 5 月推出後,Spotify Running 的用者以聽超過500 萬小時的音樂,也跑了 5,500 萬公里,足以繞地球 1,386 次。

 

別忘了來聽 Spotify Running 中 Tiêsto、艾麗高登(Ellie Goulding) 及 Oliver Heldens的原作。這些獨家單曲是為跑步而創,並能依你的步調而調整,是每個跑者的完美運動夥伴。

 

文章來源:technews.tw

影片來源:youtube

 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跑步的時候,許多人喜歡戴上耳機,跟著節奏一起向前跑,但是跑步到底適不適合聽音樂呢?這似乎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。整體來說長距離跑步確實是件枯燥的運動,需要一點樂子,毫無疑問的是,已經有非常多人把手機和耳機列為賽道上不可或缺的配備,在跑步過程中戴著音樂播放裝備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,更甚至有人認為音樂也是運動中的一部分。
 


在國外有份發表於力量與訓練研究期刊中的文章指出,在跑步前聽音樂可以讓人更快進入狀況,而在完成跑步後聽音樂能夠加速疲勞的恢復。在醫學研究中也發現,經常性接觸音樂節奏、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、心跳、腸胃蠕動、神經感應等等,產生某些作用,進而讓人身心健康。事實上合適的音樂不僅可以幫助你調整配速,甚至可能讓你沉浸在跑步時光中。倫敦布魯內爾大學的運動心理學家科斯塔斯.卡拉吉奧吉斯經過20年長期研究發現,歌曲的4個方面決定它對運動的影響力:包含節奏、音感、文化內涵及文化交流,尤其是前兩者。


跑步時音樂的選擇重點在於歌曲節拍數,無論是音樂的類型或曲風都沒有節拍來得重要,因為我們心跳速率會跟著節奏而加快或減緩。當跑者心率較預設目標高時,音樂切換成節奏較緩的曲目,反之,跑者偷懶心率較預設目標低時,就切換為節奏強快的音樂,用音樂引導,幫助提升運動表現。此外,歌曲中每分鐘節拍數介於120-140之間的音樂是最棒的,這樣的節拍與跑者的心率吻合。而運動時的節奏與音樂旋律同步,可以增進肌肉使用氧氣的能力,讓跑者需氧量減少7%;激勵感強烈的音樂則具有延遲或移轉疲勞的功能,能將跑者的耐力提高15%。


同時也要注意的是,聆聽有節奏感的音樂,連帶也會提升有氧運動的效果。一旦身體含氧量變高,這時耳朵就會變得特別敏銳。你可以把音量調小,讓自己專注在節奏上,漸漸的就會體會到什麼叫暢快,讓腳步每次落地都剛好落在音樂的鼓點上,就好像自己和周圍的一切都處於共振中!以下還有一些小建議給大家參考一下。

1. 注意音量,以聽到身旁人說話和汽車喇叭較佳,盡量可能不在機車道上跑步。
2. 聽音樂跑步時,聆聽的音樂節奏、節拍數要適合自己的心率,不要過於舒緩和強烈,可以透過播放軟體篩選找出適合的BPM歌曲。
3. 如果只是輕鬆跑,可以嘗試透過音樂節拍調整步幅,讓我們在跑步過程中更有效地使用氧氣,做到音樂和節奏同步。
4. 雖然音樂可以帶動步伐,如果是睡眠不足或身體感到疲勞,還是不建議用此方式去練跑。


文章來源:tw.running.biji.c

圖片來源:www.bodyrock.tv/spyontech.com/muscle.az/theguardian.com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每次出國旅行,最費心的就是打包行李這件事了,出去玩當然希望行李越少越好,究竟該從哪裡開始準備呢?第一步要先規畫一張行李打包清單,列出所有想帶的物品,隨著旅行地點、行程、目的和天數的安排變化調整,聰明打包才能讓旅行輕便舒適!

 

整理行李七大秘訣

只要謹記以下清單和物品,按照順序打包,就可快速整理出輕量行李,無論是長程飛行或短程旅行都是相當自在輕鬆,進行一趟沒有負擔的快樂旅行!

 

一、大原則:行李箱分門別類很重要

很多人打包就只是將想要帶的東西全部一股腦地放入行李箱中,其實這樣不僅不好找東西,也浪費許多空間,市面上有許多各式盥洗包、證件包或是衣物包等,將化妝保養品、盥洗用品、藥物等物品分門別類,就不必翻箱倒櫃可方便拿取,也能釋放出多餘的空間。

 

二、衣物類:基本百搭又能變化造型

出國旅行第一個難題就是怎麼打包衣服,尤其是天數多或是遇到冬 季出發時,衣物類的總是塞滿整個行李箱,想減量一些又擔心突發狀況,告訴你重要秘訣。你可以選擇同一色系的基本款衣服,上下身實穿都好搭,輪流穿再配上吸 睛的飾品、圍巾、耳環等,每天都彷彿穿新衣,視當地溫度以洋蔥式穿法為佳,記得衣物捲成圓筒狀收納較不占空間。再者,腳上的鞋子要能夠好走適應任何路況, 最好能有點防水功能,頂多再多帶一雙需要參加重要場合的皮鞋就相當足夠。

 

三、日用品:盥洗用品分裝成小瓶罐

生活用品包括牙膏、沐浴乳、洗髮精、身體乳液等,依照瓶罐形狀進行分裝,像是扁圓形小罐可裝膏狀物,長型罐裝乳狀或化妝水等液體,分裝後不占空間也能輕鬆使用,常常旅行的你,平時就可留意蒐集小巧可愛的瓶瓶罐罐。

 

四、替代品:減少重量或體積的物品

在家也許習慣用浴巾,但旅行就可只帶毛巾;外套類則以輕薄好收又能防雨的為考量;隱形眼鏡可選擇月拋或雙週拋,相當省錢也省空間;免洗襪和免洗褲也是用完即可丟棄的物品。

 

五、其他類:重要文件藥品實用小物

出國必帶護照、護照影本、證件照、信用卡、國際提款卡、住宿資料等,還要記得自備藥品,包括感冒藥、胃腸藥、止痛藥、蚊蟲叮咬或痠痛藥膏等,其他還有塑膠夾鏈袋數個可裝擔心會漏出的物品、環保筷、保溫瓶或寶特瓶可方便攜帶裝水。

 

六、打包術:物品放入行李箱的順序

攤開想要帶的東西,將最厚重的物品放在最下面,輕薄又軟的物品就可放最上層,衣物類的捲成圓筒狀,多帶的鞋子內可塞入襪子,其他的圍巾帽子等小物就可塞在零碎的隙縫中,旅行資料最好精簡成小冊,或者存檔在手機或平板中。

 

七、小提醒:到目的地時先整理行李

長途飛行衣物一直壓在行李箱內,感覺就皺成鹹菜乾一樣了,因此到達飯店後,記得先拿出來掛著,而其他當天或隔天早上需要用到的物品,像是盥洗類和生活用品,也可先拿出就定位,更加方便取用節省時間。

 

 

 

文章來源:travel.yahoo.com

圖片來源:smartwomentravelers.com/nytimes.com/www.pexels.com/earth911.com/save-on-crafts.com/shutterstock.com/garrettspecialties.com/luggagebase.com/freedomasia.co.uk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人人都知道運動好,卻不知道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拋棄掉天生惰性,持之以恆的朝運動這條路邁進。大部分會主動報名運動中心或體育館的人,通常是為了追求更好的身材、受到感情刺激、或是身體健康已經亮紅燈,才會主動想要運動,其中動機如果不夠明確、強烈,就會產生半途而廢的結果。

 


從「走路」開始,邁向運動人生!

萬事起頭難,對於運動來說更是如此,不妨就從生活中每天必定經歷的事情開始改變吧!上班時選擇搭捷運或公車的通勤族,每天提早10~20分鐘出門, 並提前一站下車,每天多走一段路,別小看健走的健康效果,長期下來效果也很驚人!如果是騎車或開車的族群,不妨將車子停在離公司有段距離的地方,不僅車位 較好找,也可以趁此機會走走路,增加運動量。

 


等電梯等好久?不如試試看爬樓梯吧!

此外,上班或是回家時,樓梯也是每個人都可以善用的免費運動工具,三層以內的樓層不用說,爬樓梯不僅有益健康還能節能減碳愛地球;如果住家或辦公室所在樓層太高,無法一口氣走完,那可以選擇爬2~3層樓梯,再搭電梯,不會耗費掉太多時間,又可以訓練體力、增加運動時間。



久坐致命!多喝水變相增加活動量

研究已證實,久站久坐對健康百害而無一利,每隔一段時間就變換姿勢、增加活動量才是對身體最好的方法;也許你會說:「工作就真的太忙了,我連尿尿的時間都沒有,哪有時間運動啊?」話雖如此,若不給身體一點喘氣、休息的時間,造成傷害的可不只是生理健康,還有精神層面的壓力遽增。多喝水吧!增加體內代 謝,也可以讓你擠出裝水、上廁所的休息時間,就算只離開椅子3分鐘,都聊勝於無喔!

 

文章來源:www.top1health.com

圖片來源:huffpost.com/cv-library.co.uk/feelgoodstyle.com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近年來最風靡的運動非路跑莫屬,運動對身體好處多多,但是許多人對於運動相關須具備的知識或許不夠透徹,甚至還有些迷思。美國《TIME》雜誌網站報導整理的2013年度十大健康營養新知中,就提及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,以及相關迷思。

 

靜態暖身運動,影響運動肌力

運動前後的暖身與收操是幫助伸展全身肌肉、緩解痠痛的重要步驟,然而關於暖身的知識,你了解多少?一份來自北歐的研究,分析了過去104份有關運動員的研究文獻,發現運動前做靜態伸展,會影響肌力、爆發力,例如連續做坐姿體前彎90秒以上,被伸展的肌肉群就會減少5.5%的肌力。

此外,舉重選手如在訓練前進行靜態伸展運動後,再舉起啞鈴,重量平均減少了8.3%,且受訪者也表示拉筋後,舉重表現較不穩定,平衡感也較差。研究作者札格拉布大學教授馬爾科維奇(Markovic)推測,靜態的伸展動作是幫助伸展筋骨,同時也讓肌肉放鬆,因此會使肌肉減少了儲存能量,影響到肌力表現。

 


運動前要注意 先做「動態暖身」

專家建議,一般人或許感受不到肌力與平衡感的些微差別,但運動前最好選擇「動態暖身」,例如原地小跑步、跳躍或抬腳來活動筋骨,且要針對稍後運動會 動到的部位做暖身,例如跑步就要增加腿部肌肉延展,要打羽球、網球,就要進行手部或肩膀部位的伸展,運動後的收操才要著重與拉筋伸展,避免隔天乳酸堆積。



搭配運動,有助慢性病患控制病情

發表於「內科醫學年鑑」(Annals of Internal Medicine)上的報告,針對一組糖尿病前期的民眾做實驗,發現未來他們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高低,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。

自1980~2013年期間,分成數組改變他們生活型態的變數,其中一組飲食嚴格控管、每天規律運動、戒菸,就可以避免健康情況惡化到成為第2型糖尿病。雖然也有藥物可以預防,但是對於從根本治癒病情並沒有幫助,只是透過藥物來控制血糖。

研究結果也再度證實了運動對於預防慢性病有正向幫助,每周快挑個3天、每次只要30分鐘,就可以雕塑身材,還可以維持健康,不讓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找上門!

 

文章來源:www.top1health.com

圖片來源:youne.com/blog.gymlion.com/active.com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普遍而言,過去的時代人們對於運動並沒有特別注重,而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、工作環境的轉變,健康狀況逐漸失去平衡,便開始注重運動,屆以調整自身身心靈的狀態。

但可惜的是,許多人並沒有正確的運動知識,在運動「前」與運動「後」,也沒做到保護身體的措施;抑或因為沒有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,偶而做了太激烈或是大量的 運動,卻換來更大的運動傷害,或是運動後肌肉痠痛的現象,結果導致惡性循環,對運動產生抗拒心理。其實,初期開始接觸運動的朋友,對於運動後的「鐵腿」應 該不陌生。很多人都會問:我現在到底該「冰敷」還是「熱敷」呢?
 

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痠痛軟膏或貼布,有的訴求清涼感,有的則告訴你「熱」才有 效!到底對於運動後的肌肉痠痛或其他部位疼痛,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?一般來說,若組織已出現紅腫、熱痛的情形,表示肌肉已經發炎了,這時應先用「冰敷」的 方式讓血管收縮,藉以控制腫脹和發炎。而大部分運動後痠痛的情況,則可採取「熱敷」的方式舒緩。熱敷主要是讓血流量充足,代謝多餘的乳酸,讓患部溼潤溫 熱,迅速放鬆肌肉,減輕疼痛。

 

答案是:並不是所有的疼痛或運動痠痛,都可以使用暖暖包來進行「熱敷」。使用前一定要先行了解自己的狀況,並詢問專業醫師後,適時對患處施行熱敷或冰敷,才能真正達到減輕身體疼(痠)痛的功效!

 


熱敷

原理/「熱敷」主要是讓體溫及皮膚表層溫度升高、使得血管擴張後得到放鬆,同時增加血液流量,並增加身體代謝速率以促進局部循環,可以有效提升組織自癒能力並降低疼痛、腫脹及淤青的現象。
使用時機/「熱敷」適用於肌肉痠痛、消腫、舒緩淤血、改善發炎、背痛、頸部痠痛、運動傷害及生理期疼痛等情況下。


如何使用暖暖包來進行熱敷?

建議熱敷溫度/40~45度。
方式/先將內容物呈液態的暖暖包,放入沸水中加熱3 分鐘左右(注意勿直接接觸加熱容器),取出後即可施行熱敷。暖暖包須以布包裹,勿直接與肌膚接觸,以免燙傷。
施行時間/10~30分鐘左右。

 


冰敷

原理/「冰敷」除了降低身體溫度之外,主要使患處表層冷卻,逐漸造成血管收縮、代謝率降低,使患處周圍部分得到控制,藉此達到減輕疼痛以及控制發炎症狀的效果。
使用時機/「冰敷」常用在急性傷害,如扭傷、瘀傷、發炎、輕微灼傷、燙傷、牙痛、流鼻血、眼壓過高等。


如何使用冰袋來進行冰敷?

建議冰敷溫度/5 度左右,以不凍傷為原則。
方式/可將冰袋處於液體的狀態時,置於冰箱冷藏室(非冷凍)內待用。
施行時間/10 ~ 30 分鐘左右。

POINT/脂肪較少或皮膚較薄的部位,如腳踝、膝蓋、手肘等處,熱、冰敷時間最好不要太長。而糖尿病或血液循環機能異常的病患,在冰敷與熱敷時也要特別小心謹慎。

 

文章來源:uho.com.tw

圖片來源:nestacertified.com/webstaurantstore.com/footsmart.com

 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2015年12月的時候,一群中國醫生發表了最新研究,發現喝茶的習慣可能可以預防動脈硬化,保持心血管的健康。動脈硬化會讓心臟運作得更吃力,也容易導致中風。

要改善心血管的健康,通常需要透過用藥或者是大大改變生活方式,包括良好的飲食習慣、運動、節制飲酒等等。茶葉裡頭豐富類黃酮(flavonoid)的成份,過去已經被證實有立即的正面效果。

 



研究人員從中國福建省5006名受試者發現,有每週至少喝茶一次,持續至少一年的飲茶習慣者,動脈僵硬的情況比較不嚴重,這樣的結果被歸因於兒茶素這種類黃酮,有幫助動脈內皮細胞的功能。

Stephen Devries醫師表示:「茶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益於放鬆血管,」綠茶是兒茶素的最佳來源,紅茶和烏龍茶則有豐富的類黃酮。

雖然福建的研究侷限在中國福建地區,但是專家認為茶與心臟健康的確有一定的連結,心臟病專家Angela Taylor認為:「對於茶的研究幾乎已經跨越我能想到的各種族群了。」

 



兩個最近的研究得到類似的結論。2013年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公布了有喝茶習慣的人可能降低中風的危險。2015年有另一份分析,從85萬多的個案中獲得結論:增加喝茶的習慣,有助於降低心臟猝死、中風、腦出血等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總死亡率。

 



對於想要透過小小改變生活方式,就有很大效果的人來說,每天喝幾杯茶,是個好的開始,「咖啡的確是提昇精神的好方法,不過我們有更多的證據顯示喝茶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風險,」杜克大學飲食與健身中心營養主任Elisabetta Politi表示。

當然喝茶還是不能替代運動,不過想要懶惰地保持健康,不失為容易做到的好方法。

 

 

文章來源:cw.com.tw

圖片來源:dailyavenue.com、wall.alphacoders.com、fullhdpictures.com、enabledkids.ca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近年,台灣掀起一股運動瘋。秋高氣爽的天氣更可看見在公園跑步、山間登山、郊外騎車的運動身影。不過,你選對運動了嗎?四個步驟幫你「體檢」運動習慣。

 

 

步驟一 評估體能狀況

「每個人的體能大不同,」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教授方進隆,在受訪時不斷強調,「因此,要先評估體能,否則易有運動傷害。」

台大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陳星宇舉例,馬拉松熱潮下,民眾未評估體能就貿然投入,導致運動傷害的案例不在少數。

方進隆提供幾項自我評估要點。例如,個人或家人患有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呼吸疾病;或個人患有關節炎、骨質疏鬆,運動前可先徵詢醫師建議。無運動習慣者,也要衡量能力,循序漸進。

 

 

步驟二 根據需求選擇運動

想維持健康、瘦身減重,還是紓解疲勞?方進隆說,根據需求來選擇運動項目,更達效果。

 

 

維持健康:三種運動並重

美國運動醫學會(ACSM)建議,欲維持健康,有氧運動、阻力訓練與伸展運動要三者並重。

常見的快走、慢跑、騎單車、游泳、舞蹈等,都屬有氧運動;每週至少一五○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或七十五分鐘激烈有氧運動。若難以判斷運動強度,至少要達「有點負荷,尚可說話,但不疼痛,」方進隆說。

不僅如此,還要從事阻力訓練,鍛鍊肌肉適能。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葉書銘解釋,肌肉適能是日常活動和有氧運動的基礎。

只要簡單動作,不用上健身房也能鍛鍊。例如,仰臥起坐、伏地挺身、半蹲、深蹲等。每個動作重複八到十二下,每週至少兩天,並可依個人狀況增加次數或負重。

伸展運動則能提升柔軟度,身體較不會有「卡卡」的感覺,還能避免運動傷害。伸展運動沒有一定的標準動作,只要配合呼吸,盡量伸展全身肌肉,每週至少兩天,每個動作至少三次,每次三十秒,都能達效果。

 

 

瘦身減重:運動配合飲食

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,要達減重效果,得增加有氧運動量。例如,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須從每週一五○分鐘,漸增至兩百到三百分鐘。

同時也要搭配阻力訓練。方進隆解釋,肌肉量增加可提升基礎代謝率;讓身體在休息狀態仍能消耗能量。

此外,還要減少熱量攝取,「否則跑個兩、三圈操場消耗的熱量,在喝杯飲料後就補回來了,」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主任陳醒荷說。

她建議,遠離含糖食物,少吃油炸物,攝取纖維食物。不過,每天總熱量攝取不能低於一千五百卡,否則會讓基礎代謝率下降,不利減重。

 

 

紓解疲勞:加強有氧運動

常覺得累嗎?有氧運動是紓解疲勞的首選。方進隆解釋,有氧運動可改善心臟、呼吸系統和肌肉輸送、利用氧氣的能力,較不易感到疲勞。

站在師範大學操場、穿著運動褲的方進隆,還以自己為例說,「我始終保持運動習慣,體力好、工作效率好,看書、做研究都不成問題。」

 

 

步驟三 依時段調整運動強度

究竟早上或晚上運動好?方進隆表示,只要空出時間多動,任何時段都好,只是可依時段調整運動強度。

早晨起床較不適合做激烈運動,例如高強度間歇有氧運動。葉書銘解釋,體溫在清晨時較低,一醒來便從事高強度運動,就像催促還沒熱機的電腦快跑程式,較不適合。

建議早晨以中、低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;運動前須做好熱暖身,轉一轉、甩一甩,不要只是靜態拉筋。

傍晚至晚間,體溫最高。在身體節律的配合下,較適合從事高強度運動。不過,葉書銘提醒,避免睡前一、兩個小時做激烈運動,否則會影響睡眠。

 

 

步驟四 時時監控 做出回應

「運動時、運動後,都要監控自身狀況,」陳星宇特別提醒。例如,記下運動種類、頻率、時間、身體反應。尤其,疼痛是身體的重要警訊,不可輕忽。

每動一下,特定部位會痛,就要停止活動,尋求復健科或骨科協助。若運動後才感到疼痛,多是肌肉訓練的正常反應;但疼痛持續三天以上,代表運動過量,可適度減量。

評估體能、選擇運動、監控狀況,讓自己成為身體的主人,訂做專屬的運動方案!

 

 

文章來源:cw.com.tw

圖片來源:news.co.cr、fashionspassion.com、leanitup.com、trxtraining.com、getyourfittogether.org、terrain-mag.com、barbellesathome.com、beautyandwellbeing.com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哈佛醫學院研究發現,多吃草莓、藍莓或蘋果,有助長期減重。

 

 

想要減重的人最怕多吃,但多吃水果可能是減重關鍵。

哈佛大學科學家發現,增加每日攝取的水果量,其實有助預防體重增加。

學者表示,這與類黃酮有關,蔬菜水果當中的類黃酮有助減重。

 



為測試哪種類黃酮最有效,學者研究近12.5萬名受試者,追蹤這些27歲至65歲的人25年間的飲食、生活習慣與體重。

數據顯示,一旦花青素、類黃酮聚合物和黃酮醇的增加,整體效果也最大,而這3種東西最常出現在藍莓、草莓、蘋果、洋梨和柳橙當中。茶和洋蔥也對減重有益。

 



《電訊報》指出,如果每天多吃一份水果,4年來會減下1/4磅(0.113公斤),所以1天吃5份水果的話,4年就能減去半公斤。

哈佛公衛學院的柏托亞(Monica Bertoia)說:「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,選擇富含類黃酮的蔬菜水果,像是蘋果、洋梨、莓果等等,或許有助控制體重。」

「這些資料或許有助重新定義預防肥胖及其潛在後果的建議飲食。就算只減去一點點體重,也能改善健康。」

 



研究指出,並非所有卡路里都是一樣的,有些食物可以防止脂肪囤積在體內。

就算只減掉一點點體重,都能減少糖尿病、癌症、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多數人每天吃不到一杯水果、不到兩杯蔬菜,哈佛學者建議民眾選擇富含大量類黃酮的蘋果、洋梨和莓果類來達成目標。

 

 

文章來源:cw.com.tw

圖片來源:womenshealthmag.co.uk、cosmopolitan.co.uk、robinmillercooks.blogspot.com、tativk.com、beautybargainista.com

韋德伍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